热搜词

传承,流淌在血液中的力量

发布时间: 2022年06月01日  浏览量:2973次  

有一种基因,跨越时空代代相传;有一种力量,历经岁月从未改变。

水发建设集团,一家由海军前身组建而成的企业,在这个老牌国企的红色血液中,始终流淌着一脉相承的力量。

时光荏苒,弹指一挥,目前集团中有资深前辈,有中流砥柱,也有青年才俊。近日,带着对水建人的敬佩,笔者走近老中青三代,在强烈感受到他们无缝衔接、为集团发展接力耕耘的同时,也深刻体会着他们用奉献与拼搏书写的初心故事。

工程施工现场2.JPG

“精神不老,传承有我”——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,老一辈彰显榜样力量

翻阅集团大事记,一张早期集团员工在挖泥船上的老照片,诉说着当年疏浚工程处在望虞河施工时战天斗地的动人场景。

谈到江苏常熟望虞河治理,不能不说当年的人和事。

75岁高龄的老党员昃向利,作为老一辈水建人,长期从事水利事业,望虞河工程是他带领水建人迎难而上的成功之作。

微信图片_20220601155715.png

浊浪滔天,泥沙翻涌。谈起当年望虞河施工时在挖泥船上工作的场景,他仍然记忆犹新:“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,所有的船员不论男女,吃住都在一条船上。夏天40度的高温,河道像蒸笼一样,船板烫得站都站不住,晚上洗脸的时候,滋滋啦啦地响,甚至能撕下来一层皮。”

在那个肩挑人扛的年代,要进行闸基开挖、围堰拆除等作业谈何容易?但吃苦耐劳的水建人夜以继日,艰苦奋战,硬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,这项民生工程按现在的施工技术水平衡量也毫不逊色,足见当年的工程建设者为此付出了多么艰难的努力。

在望虞河国际II包段工程竣工验收之际,当时的淮河报以长篇通讯《十五的月亮十六圆》为题,对疏浚工程处三年多施工的艰苦历程进行了报道,并引起强烈反响。

“在那个火红的年代,人的潜能也发挥到极致,淮河、运河等各类大型工程都是疏浚工程处的佳作。”言至此处,昃向利眼里写满了回忆,那个眼神是对峥嵘岁月的致敬,是对一代又一代水建人的致敬。

青年持枪,老来执笔,如今,古稀之年的昃向利把公司的发展历程写下来、讲出来并整理成大事记,成为亲历者与讲述者,双重身份的背后,是永远滚烫的传承之心,是心中不灭的“海军精神”。

循环往复,一生择一业;千锤百炼,一事谋一生。“在集团创业、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,老一辈水建人为集团的发展作出了永远铭记的贡献,他们用自己的信念、牺牲和吃苦耐劳塑造了水发人的光辉形象,为大家树起了学习的标杆,留下了对照的镜子。”谈及老水建人的奉献精神,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贾宝力颇多感慨。


“中流砥柱,尽显担当”——传承的力量传递汇聚,成为薪火相传、创新开拓的一个美丽交汇点

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集团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前辈的开拓,也缺不了后辈的突破。他们手把手将传承的力量传递汇聚,成为集团薪火相传、创新开拓的一个美丽交汇点。

工程现场(潘兴敏).JPG

被水发集团授予金牌党员的潘兴敏就是这样一位杰出代表。由他承建的淄博市淄河干流治理工程时间紧、任务重、工期短,他带领大家28天内挖运土方480万立方、岸堤填筑365万立方、贯通岸堤35公里,月工作量在400小时以上,相比常人多出了近20个工作日,他也因此被人称为“铁打”的老潘。

连续加班+超负荷工作,潘兴敏体力严重透支,胃溃疡再次发作,医生强烈建议他住院治疗,但考虑再三,老潘硬是拎着“药袋子”返回“前线”。

在潘兴敏的感召下,全体施工人员铆足了劲挑战极限、冲刺目标,终于在汛期到来之前顺利成主体施工任务,该项目的完工也标志着临淄区人民40年的淄河沿线贯通梦得以实现。

“效率这么高,质量能有保证吗?”有些人禁不住担心。

“放心吧,绝对没问题!”潘兴敏憨厚的回答掷地有声。

岸堤及河道全线贯通的消息传到了淄博市政府,政府领导直呼“不可能!”淄博市水利局和临淄区政府两次派专家到现场核验工程,最终结论是:创出了“水发速度”,更创造了“水发质量”,连连称赞这是个奇迹!

牢记老一辈水建人的嘱托,练强过硬本领,打造匠心工程,就是最好的传承。像潘兴敏这样的集团中流砥柱他们不畏艰难、接续奋斗,顺利接过老前辈的接力棒,集团发展也在他们的努力下不断创造新纪录、迈向新高度。


“青春勃发,一往无前”——新一代水建人把海军精神厚植传递、赓续传承,成为改革强企的中坚力量

木叶飞舞之处,火亦生生不息。传承的力量可移山填海,可惊天动地,随着集团进入发展新阶段,新一代水建人把海军精神厚植传递、赓续传承,成为改革强企的中坚力量。

32岁的王斌,作为水发海外项目的技术负责人,在前辈们的帮带下,他现在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挑大梁。

孟加拉甘达堡项目管理团队(王斌).jpg

随着集团的多元发展,业务布局全球,王斌被派往海外施工,谈及常年的国外施工经历,他说道:“刚到异国他乡,语言不通、水土不服还不算什么,最大的问题还是想家,但没有我们水建人克服不了的困难,我一定会传承老一辈奉献精神,当好新时代水发传人。”

在孟加拉施工期间,王斌除了按照合同要求编写各种施工方案以外,还要兼职质量经理、物资经理、试验室主任,测量、画图、计量等工作。那时他的儿子才不到一岁,而王斌每次出国短则3、4个月,长则8、9个月,“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,他都不认识我了。”王斌苦笑着说。也难怪,王斌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时候,儿子还不会说话,等回来的时候已经能够简单地交流了,再次回来的时候,说话更溜了。

“我亏欠最多的就是家人,特别是妻子和孩子。”但每次在“小家”和“大家”之间选择,王斌都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,工作中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“老前辈传承下来的海军精神是我向前奔跑的重要助力。”短短几句话,虽然是对家人亏欠,可是却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水发人对“传承的力量”新的解读。

回眸发展史,拾忆三代人,目前集团已经走过65年的风雨征程,海军精神穿越时空,一代一代在他们中间传承,从大江南北到如今走出国门,精神传承如影随形,绘就起一幅不畏艰难、勇挑重担的美好画卷。(张庆祝 刘婧 供稿)